环生实践录,伏暑三下乡|“以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心灵感受壮丽山河”环生系“风华正茂,山河正好”环生青年美丽中国探寻团三下乡生态文明建设调研2023系列记录三: 为生态文明建设发声,贡献智慧和力量之团队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建言资政汇编

2874  2023-08-25 19:53:55


指导教师刘承博:


 

       学生负责人高晨洋:

       关于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须不断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生态和民生的关系,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自然生态质量系统整体改善。要更深层次地激发和调动各族群众生态保护的主体意识,并促其转化为具体行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调研期间我所处的城市许多村镇都实行定点实行垃圾回收工作,这种方式地施行给居民带来了很大的便捷,村民足不出户将垃圾放入门口统一安置好的分类垃圾桶就有该村委会派定的人员专门上门收垃圾,而作为居民,我们应认真按类分好垃圾,为生态文明建设献出自己的力量。作为城市居民应要在日常生活中就要践行生态环保的理念,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让我们共同的家园更加绚丽多彩。

团队安全员包蒙:“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今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团队成员杜心蕊: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学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能力和水平。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方面,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学院近年来完成了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例如,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方面,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学院利用学科优势和国际化视野,积极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方面,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学院提出并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路的落实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学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发挥高校优势,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国最早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高校之一,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学院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务院法制办、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建立了长期的合作机制,为政府決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多年来,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学院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服务社会和谐稳定,坚持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效,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发声。

       团队成员韩睿:

       可以从理念和制度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理念, 就是要实现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向强调”人一社会一自然”是有机整体的生态思维方式的转变。这要求我们一方面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普及有关自然规律的知识, 另一方面大力宣传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重要意义及人与自然关系对立的危害, 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重要性在头脑中牢固树立并在实践中自觉践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协调发展的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制度, 就是要建立健全以保护和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为中心的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制度规范。也只有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健全有助于人们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从事实践活动的生态文明制度, 才能保证人们的行为方式满足生态设的需要。 可以说,建设生态文明理念 免费咨询文明制度, 已是公认的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新时期, 中共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 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团队成员屈汶:我认为需要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关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又要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实现这一设想的关键在于我们党和政府的各级党政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导向,建立健全干部绩效考核体系。首先,要完善征集考核指标体系,应该把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情况、社会发展和能源节约环境保护情况、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效能提高状况纳入领导干部征集考核指标体系。其次,要健全干部考核制度, 把干部的基本考核和征集考核统一起来,把经济发展指标考核与资源环境指标考核统一起来,把经济发展指标考核与资源环境指标考核统一起来,突出对干部的实绩考核、全面考核以及长效考核。在提拔使用干部时, 对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不履行职责、不落实政策甚至弄虚作假者不予提拔,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干部要慎重考虑,对因为决策失误、监督不力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的干部要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

       团队成员沈世雄:

       海洋生态系统是全球最大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就海洋生态系统而言,一方面,海洋生态系统存在庞大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只有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健康才能保证海洋生态系统的建设。另一方面,全球海洋生态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交织的,存在“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因此,必须坚持海洋命运共同体意识。就海洋生态系统与海洋经济系统而言,彼此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如果是良性循环,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为海洋经济系统提供资源与环境支撑,发达的海洋经济系统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提供强大物质支持;如果是恶性循环,退化的海洋生态系统难以保障海洋经济系统的资源与环境需要,欠发达的海洋经济系统难以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提供财力支持。因此,我们需要用心呵护海洋生态环境,从而推动海洋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加速构建。为此,必须掌握海洋生态系统的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环境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大系统与大系统之间的关系,实现整个系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团队成员哈晓楠: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生态保护修复可以有效守好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保护修复之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日益生机勃发。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生态保护修复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将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生态环境基础,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不断做出新贡献。

       团队成员马晓阳: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应从多方考虑,从多方入手,逐渐深入贯彻,步步衔接,环环相扣。

       1.处理好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把节约放在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先位置,把保护生态文明放在生态环境建设前,大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

       2.让改革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领域、各环节,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着力破解制约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用制度引导、规范和约束资源开发行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3.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着力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大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力度,全面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4.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组织推进作用。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落实各方主体责任,实现共治共管。

       5.让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于区域整体功能定位,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协同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要突破口,着力扩大生态空问,共创共享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



部分文献出处:

1、全国政协委员热议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坚持绿色发展 共建生态文明(人民网 人民日报发布)

2、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健康生活(人民网 人民日报公布)

3、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综述(人民日报 2021-06-03发布)

4、选自《发挥高校优势,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大学生日报发布)

 

下期预告:凝聚共识,“共同”组织宣讲“学习思想、步履所至、建言资政、凝聚共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携手共创美丽家园”。

 

文字编辑:团队指导教师以及所有团队成员

图片编辑:高晨洋

审核校对:刘承博 高晨洋

学校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全运二西路30号
邮编:110167   电话:024-31679767/31969585
Copyright © 2022 沈阳科技学院 辽ICP备11020003号-1
  • 微信平台
  • 抖音平台
  • 微博平台